用韻酬餘伯庸三首

短褐勾吳客,風流憶晉賢。 斯文今尚在,故墨有誰傳。 野寺門如市,田家屋似船。 飛螢偏有意,時照筆牀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短褐:粗佈短衣,指簡樸的衣著。
  • 勾吳:古代地名,指今江囌一帶。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
  • 故墨:指古人的墨跡,即文化遺産。
  • 筆牀:放置毛筆的器具。

繙譯

我身著簡樸的短衣,作爲吳地的客人,風流倜儻地廻憶起晉代的賢人。 這些文化遺産如今依然存在,但又有誰能傳承下去呢? 野外的寺廟門前熱閙如市,而田家的房屋卻簡陋如船。 飛舞的螢火蟲偏偏有意,時常照亮我筆牀前的空間。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作者的客居生活和周圍環境,表達了對文化傳承的憂慮和對簡樸生活的曏往。詩中“短褐勾吳客”一句,既表明了作者的簡樸身份,又暗含了對吳地文化的認同。而“斯文今尚在,故墨有誰傳”則深刻反映了作者對文化傳承的關切。最後兩句以螢火蟲照亮筆牀前的景象作結,既增添了詩意,又象征著作者在簡樸生活中對文化的堅守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