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園生,爲潘時雍賦

· 張昱
卻惡喧囂遠市廛,自耕荒僻浙河邊。 時非蘇子投書日,鬢是潘郎作賦年。 飯客夜舂鸚鵡粒,灌園春引桔槔泉。 塌然鼾睡茅茨下,榮辱何因到爾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灌園生:指在園中灌溉的人。
  • 潘時雍: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鄉。
  • 市廛:(chán)指市集或繁華的商業區。
  • 蘇子投書日:指蘇秦投書求學的日子,比喻求學或求知的時期。
  • 潘郎作賦年:指潘岳作賦的年紀,比喻才華橫溢的青年時期。
  • 鸚鵡粒:比喻精美的食物。
  • 桔槔泉:(jié gāo quán)一種用於灌溉的工具,這裏指用桔槔引來的泉水。
  • 塌然:形容非常安穩地。
  • 鼾睡:(hān shuì)熟睡時發出的呼吸聲。
  • 茅茨:(máo cí)茅草蓋的屋頂,這裏指簡陋的住所。
  • 榮辱:指社會上的讚譽和批評。

翻譯

遠離喧囂的市集,自己在荒僻的浙河邊耕種。 這不是蘇秦投書求學的日子,而是潘岳作賦的年紀。 夜晚爲客人舂米準備精美的食物,春天用桔槔引來泉水灌溉園子。 在茅草屋下安穩地熟睡,社會的讚譽和批評又怎能影響到你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遠離塵囂,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場景。通過對比蘇秦求學和潘岳作賦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榮辱的超然態度。詩中「鸚鵡粒」和「桔槔泉」等意象生動描繪了田園生活的細節,而結尾的「塌然鼾睡茅茨下,榮辱何因到爾前?」則深刻體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珍視和對世俗評價的淡漠。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