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明卿再謫長短歌二章和李於鱗
嗚呼,吳郎似不欲女人間住,畢竟何方可容女。造物由來有深意,丈夫未必終窮苦。
屈家老翁錯解事,強作區區不平語。迷魂大招招不得,鼪鼯對啼江上雨。
魚腹脂消骨何在,海內文章竟歸楚。湘山九疑江九派,天地爲之尚吞吐。
回首當時一子蘭,澌流草沒施荒煙。英雄七尺本有託,斷不俯受凡人憐。
吳郎未買南山田,拂衣且登五嶽顛。倘有韓衆授丹訣,入口白日升青天。
不然來訪王與李,片語共作三千年。男兒死則有死耳,安能再辱咸陽之道邊。
噫嘻,勸君歸去者誰子,其人折腰車馬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嗚呼:表示嘆息。
- 造物:指自然或天意。
- 屈家老翁:指屈原,楚國詩人。
- 錯解事:錯誤地理解事情。
- 區區:微小,這裏指微不足道的言論。
- 不平語:表達不滿或不公的言論。
- 迷魂大招:指屈原的《招魂》,一種古代的招魂儀式。
- 招不得:招不回來。
- 鼪鼯:一種小動物,這裏指小動物的叫聲。
- 魚腹脂消骨何在:比喻屈原的遺體已不復存在。
- 海內文章竟歸楚:指屈原的文學成就最終屬於楚國。
- 湘山九疑江九派:指湘江流域的九條支流。
- 天地爲之尚吞吐:形容天地爲之動容。
- 子蘭:指楚懷王的兒子,屈原的政敵。
- 澌流草沒施荒煙:形容荒涼景象。
- 英雄七尺本有託:指英雄自有依託。
- 斷不俯受凡人憐:決不屈服於凡人的憐憫。
- 韓衆:傳說中的仙人。
- 丹訣:煉丹的祕訣。
- 入口白日升青天:形容成仙昇天的景象。
- 王與李:指王世貞和李於鱗。
- 咸陽之道邊:指古代的刑場。
- 噫嘻:表示嘆息。
- 折腰車馬前:形容屈服於權貴。
翻譯
唉,吳郎似乎不想留在人間,究竟哪裏纔是你的容身之地呢?天意從來都是深不可測的,大丈夫未必會一直遭受苦難。 屈原這位老翁錯誤地理解了事情,強作一些微不足道的抱怨。他的魂魄無法招回,只有小動物在江邊的雨中啼叫。 屈原的遺體已不復存在,但他的文學成就最終屬於楚國。湘江的九條支流,天地都爲之動容。 回首當年,子蘭已經被荒草掩埋,英雄自有依託,決不屈服於凡人的憐憫。 吳郎還沒有買到南山的田地,就拂袖登上五嶽之巔。如果有仙人韓衆傳授煉丹祕訣,一入口便能白日昇天。 不然就來拜訪我和李於鱗,一起談論三千年。男兒死則有死,怎能再次屈辱於咸陽的刑場邊。 唉,勸你回去的是誰?那人已經屈服於權貴的車馬前。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吳郎(可能指屈原)的同情與讚美,同時也抒發了對英雄不屈不撓精神的敬仰。詩中通過對屈原的遭遇和楚國曆史的回顧,展現了英雄的悲壯與不朽。王世貞以豪放的筆觸,描繪了英雄的孤獨與高潔,以及對世俗的不屑與超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英雄氣概的頌揚和對世俗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