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母勞夫人六十
吾友袁汝南,英英瑚璉器。
晚達仍坎軻,才高遽傾棄。
少寬黔婁橐,未畢向平累。
七女僅一兒,右軍遘全異。
矯矯勞夫人,爲之代終事。
婚嫁悉以償,廬產毋中廢。
誨子必義方,不遷隃孟氏。
頭角俄嶄然,箕裘當有繼。
雅聞甲子周,軒冕光照地。
桑榆藹餘照,松柏綿晚翠。
道韞無報客,賢聲自吳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英英:卓越的樣子。
- 瑚璉器: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器皿,比喻人有才能,堪當大任。
- 晚達:晚年得志。
- 坎軻:坎坷,比喻人生道路曲折艱難。
- 黔婁橐:指貧窮。黔婁是春秋時期齊國的貧士,橐(tuó)指口袋,比喻貧窮。
- 向平累:指向平的遺願,指未完成的事情或責任。
- 右軍遘:指王羲之,因其曾任右軍將軍,這裏比喻兒子的才華出衆。
- 矯矯:出衆的樣子。
- 義方:正確的道理和方法。
- 隃孟氏:指孟子,比喻遵循正道。
- 頭角嶄然:比喻才華出衆,有前途。
- 箕裘:比喻繼承家業。
- 甲子周:指六十歲,甲子是古代干支紀年法的一個週期。
- 桑榆:比喻晚年。
- 道韞:指謝道韞,東晉女詩人,這裏比喻勞夫人的賢德。
- 吳會:指吳地和會稽,這裏泛指江南地區。
翻譯
我的朋友袁汝南,才華卓越,如同古代祭祀時盛放黍稷的珍貴器皿。晚年雖然得志,但人生道路依舊曲折艱難。他雖然貧窮,但未完成的事情或責任仍未了結。他有七個女兒,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才華出衆,如同王羲之一般。勞夫人出衆地代替他完成了所有的事情,包括婚嫁和家產的管理,沒有中途廢棄。她教育兒子必須遵循正確的道理和方法,不偏離孟子的正道。兒子的才華很快顯現出來,家業有望得到繼承。聽說她已經六十歲,她的光彩如同華貴的衣冠照耀着大地。晚年如同夕陽餘暉,松柏依舊保持着晚年的翠綠。她的賢德如同謝道韞,名聲自然傳遍江南。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袁汝南的才華和勞夫人的賢德。通過比喻和典故,詩人描繪了袁汝南的卓越才華和勞夫人的堅強與智慧。詩中,「瑚璉器」、「右軍遘」等詞展現了袁汝南的非凡才能,而「矯矯勞夫人」則突出了勞夫人在家庭和社會中的重要作用。結尾處,詩人以「道韞無報客,賢聲自吳會」來比喻勞夫人的賢德,表達了對她的敬仰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對才華與賢德的崇高追求。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諸方警報叢至用成孤憤投寄翁朱二公 》 —— [ 明 ] 王世貞
- 《 沈太史請告歸嘉禾走筆問之 》 —— [ 明 ] 王世貞
- 《 省坐無賴閱雜冊花草禽鳥凡十六色各成一絕漫題其後凌霄花 》 —— [ 明 ] 王世貞
- 《 中庵上人結庵當虎丘之半賦此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題李山風雪松杉圖卷二首 》 —— [ 明 ] 王世貞
- 《 有感 》 —— [ 明 ] 王世貞
- 《 青樓曲二首 》 —— [ 明 ] 王世貞
- 《 焦山作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