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胡進士孟韜作匡山讀書處歌
大塊下墜成匡山,秀作中天五青蓮,十二萬紀搏雲煙。
元氣小漏長庚顛,秀作人間一青蓮,綃霞釀露六十年。
兩雄相得非偶然。所以匡廬李白廬,白也匡廬白。
念欲宮錦幄,屏風背擁九迭碧。念欲宮錦袍,瀑布高懸八千尺。
朝誦宛委編,暮歌大洞經。化爲三籟透紫冥,下雜棲賢三峽之雷霆。
細則鸞鳳喈,粗乃虯龍鳴。香爐嫋篆五色明,坐使萬境神魂清。
咄嗟匡山不負白,白也頓負匡山色。功名善愚人,一旦調乃公。
採擷晻靄,擘削巃嵷。盡收繡鞶囊,賣之華清宮。連城一出玉環妒,天子欲償價,力士老奴從旁代唶嚄,從此重瞳意回互。
潯陽雨,夜郎霧。採石捉月月不顧,不能攜得匡山去。
後千餘年好事者,仍榜匡山讀書處。咄嗟哉,咄嗟哉,李白居,杜甫詩。
詩耶人耶,與山並鬥宇宙奇,胡郎有奇急吐之。君不見六經萬古長赫曦,如懸九嵏燭四垂。
不然草大還,直借鵬背家須彌。安能齪齪苦戀五言七字長,吾伊如此讀書讀奚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塊:指大地。
- 中天:天空之中。
- 十二萬紀:極言時間之長。
- 元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 長庚:金星的別稱,又稱太白星。
- 綃霞:輕薄的霞光。
- 宮錦幄:華美的帳幕。
- 屏風:室內用來擋風或隔斷視線的用具。
- 瀑布:從山壁上或河牀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遠看好像掛着的白布。
- 宛委編:指編撰精美的書籍。
- 大洞經:道教經典。
- 三籟:指天籟、地籟、人籟。
- 紫冥:高空。
- 棲賢三峽:指匡山中的一個地名。
- 鸞鳳:傳說中的神鳥。
- 虯龍:傳說中的有角的小龍。
- 香爐:焚香的器具。
- 篆:指香爐中升起的煙霧。
- 萬境:指各種境界或境地。
- 咄嗟:嘆息聲。
- 晻靄:昏暗的雲霧。
- 巃嵷:高聳的樣子。
- 繡鞶囊:繡有花紋的袋子。
- 華清宮:唐代宮殿名。
- 連城:形容價值極高。
- 玉環妒:指楊貴妃的嫉妒。
- 重瞳:指帝王。
- 潯陽:地名,今江西九江。
- 夜郎:古國名,在今貴州一帶。
- 採石:指採石磯,李白捉月的地方。
- 後千餘年:指距今一千多年後。
- 好事者:喜歡多事的人。
- 榜:題寫。
- 六經: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部儒家經典。
- 九嵏:形容山峯高聳。
- 燭四垂:照亮四周。
- 草大還:指道教的修煉方法。
- 鵬背:指鵬鳥的背,比喻高遠。
- 須彌:佛教中的山名,意爲妙高。
- 齪齪:拘謹的樣子。
- 五言七字:指五言詩和七言詩。
- 吾伊:我。
翻譯
大地墜落形成了匡山,它的秀美如同天空中的五朵青蓮,歷經十二萬紀的雲煙搏擊。 天地未分的混沌之氣泄露在長庚星的巔峯,形成了人間的一朵青蓮,輕薄的霞光和露水釀造了六十年。 兩位英雄的相遇並非偶然。所以匡廬是李白的廬,李白也是匡廬的白。 他想要用宮錦做帳幕,背靠着九疊的碧屏風。他想要用宮錦做袍子,瀑布高懸八千尺。 早晨誦讀精美的書籍,晚上吟唱道教經典。化爲天籟、地籟、人籟穿透高空,與棲賢三峽的雷霆交雜。 細聲如鸞鳳的鳴叫,粗聲如虯龍的吼叫。香爐中升起的煙霧五色明亮,使萬境的神魂都變得清新。 嘆息匡山不負李白,但李白卻辜負了匡山的景色。功名使人愚昧,一旦被調離。 採集昏暗的雲霧,削減高聳的山峯。將它們收入繡有花紋的袋子,賣到華清宮。價值連城的寶物使玉環嫉妒,天子想要償還價值,老奴力士在旁邊代爲嘆息,從此帝王的意圖變得複雜。 潯陽的雨,夜郎的霧。在採石磯捉月,月亮卻不顧,不能將匡山帶走。 一千多年後,好事者仍在匡山題寫讀書處。嘆息啊,嘆息啊,李白的居所,杜甫的詩。 詩與人,與山一同在宇宙中展現奇觀,胡郎有奇急切地吐露出來。你沒看見六經萬古長明,如懸九嵏照亮四周。 不然就修煉道教的方法,直接借鵬鳥的背到須彌山。怎能拘謹地苦戀五言七字的詩,我這樣讀書又爲了什麼呢?
賞析
這首作品以匡山爲背景,通過對李白與匡山關係的描繪,表達了對功名與自然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將匡山比作青蓮,將李白的才華與匡山的秀美相提並論,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功名的批判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送六君子送肖甫司馬於清洋江口 》 —— [ 明 ] 王世貞
- 《 耿大夫入爲司徒領太倉事時餘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 —— [ 明 ] 王世貞
- 《 瀘州蘇丈由夕拜謫丞吳江來署昆篆方著政聲與餘一見杯酒平生即席有黃陂新命因成六絕句奉壯行色情見乎辭 》 —— [ 明 ] 王世貞
- 《 答王叔承 》 —— [ 明 ] 王世貞
- 《 少泉太僕公謝人間久矣獨有喜餘遷太僕中丞二律見寄鄖中賦此奉酬兼簡猶子時厚太僕 》 —— [ 明 ] 王世貞
- 《 登岱六首 》 —— [ 明 ] 王世貞
- 《 病秋 》 —— [ 明 ] 王世貞
- 《 大梁王君用章既去崑山爲客部副郎邑人俞仲蔚集古語爲八詠餞行要餘與家弟和之各得四首毋論其辭之當與否而感德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