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清介:清高耿直。
- 飲瓊漿:比喻享受美好的事物或精神上的滿足。
- 謾道:空說,空談。
- 螳螂:一種昆蟲,常被用來比喻自不量力或警惕性不高的人。
翻譯
曾聽說清高耿直之人享受着精神上的滿足, 現在又聽到那寒蟬的哀鳴,更顯得令人傷感。 別空談說綠楊深處隱藏着安寧, 也應該回頭看看,那裏可能正有螳螂潛伏。
賞析
這首詩通過蟬聲和螳螂的隱喻,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深刻洞察。詩中「清介飲瓊漿」與「寒聲急可傷」形成對比,前者描繪了一種精神上的高潔與滿足,後者則通過蟬聲傳達了現實的淒涼與緊迫。末句「回首顧螳螂」則是提醒人們,即使在看似安寧的環境中,也要保持警惕,因爲危險可能隨時潛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誨的其他作品
- 《 送臨淮李秀巖留守南京 》 —— [ 明 ] 王弘誨
- 《 寄題木谷嶺奇石補煉東南事有無,中天倚柱白雲孤。端衣未下元章拜,納履先佔圯上符。 》 —— [ 明 ] 王弘誨
- 《 登龍門塔分得龍門高深四韻 》 —— [ 明 ] 王弘誨
- 《 石嶺樵歌 》 —— [ 明 ] 王弘誨
- 《 讀海忠介公平黎草因爲轉上當道 》 —— [ 明 ] 王弘誨
- 《 送大司成樟溪戴公歸四明 》 —— [ 明 ] 王弘誨
- 《 翠巖亭題石 》 —— [ 明 ] 王弘誨
- 《 海田道中 》 —— [ 明 ] 王弘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