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君七十長歌君大參明卿兄也
昔日杜甫成狂歌,自言四兄巢許倫。雖然齷齪家人語,能使千載傳其真。
吳卿今年六十五,汝兄七十貌更古。縱令湖海無拘束,稍襲衣冠傍規矩。
朅來種秫兼種粳,手抄魚經復酒經。有酒直尋長樂塸,得魚且泊滄浪亭。
聞道甔甀洞中石,移來半是愚公力。縣官第不橫索錢,野老何妨且爭席。
紅顏宣發青方瞳,綠衫朱黻斑斕中。庭前參差幾玉樹,雲表偃蹇雙冥鴻。
丈人得之必辭避,愚者是兄賢者弟。但呼堯世洗耳翁,何必要第五之名強驃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齷齪 (wò chuò):指言行不正,不體面。
- 湖海:比喻胸懷寬廣,不受拘束。
- 衣冠:指士人的服飾和舉止,這裏指遵循一定的禮儀規範。
- 朅來 (qiè lái):近來,最近。
- 秫 (shú):一種高粱,多用於釀酒。
- 粳 (jīng):一種稻米。
- 魚經:關於養魚的書籍。
- 酒經:關於釀酒的書籍。
- 長樂塸 (cháng lè ōu):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滄浪亭:地名,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市。
- 甔甀 (dān zhuì):古代盛酒的器具。
- 愚公力:比喻堅持不懈的努力。
- 橫索錢:橫徵暴斂,指不合理的徵稅。
- 爭席:爭座位,比喻親近無間。
- 宣發:頭髮花白。
- 青方瞳:指眼睛明亮有神。
- 朱黻 (fú):古代官員的服飾,這裏指華麗的衣飾。
- 參差:不齊的樣子。
- 玉樹:比喻優秀的孩子。
- 偃蹇 (yǎn jiǎn):高聳的樣子。
- 冥鴻:高飛的鴻雁,比喻志向高遠的人。
- 洗耳翁:指隱居不願聞世事的人。
- 第五:姓氏,這裏指第五倫,東漢時期的官員。
- 驃騎 (piào qí):古代將軍的稱號。
翻譯
昔日杜甫曾狂歌,自稱四兄與巢許相似。儘管言辭不體面,卻能讓其真傳千古。 吳卿今年六十五歲,你的兄長七十歲,容貌更顯古老。即使胸懷寬廣不受拘束,也稍稍遵循禮儀規範。 近來你既種高粱又種稻米,手抄養魚和釀酒的書籍。有酒便直尋長樂塸,捕魚則暫泊滄浪亭。 聽說甔甀洞中的石頭,移來多半是愚公的努力。縣官不橫徵暴斂,野老們不妨親近無間。 紅顏白髮,眼睛明亮,綠衫朱黻在斑斕中。庭前孩子們參差不齊,雲端高聳着雙冥鴻。 丈人得到這些必會辭避,愚者是兄,賢者是弟。只呼喚堯世的洗耳翁,何必要第五倫的名聲強加於驃騎將軍。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吳長君及其兄長的描繪,展現了他們超脫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態度。詩中運用了杜甫的典故,以及對衣冠、湖海等意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吳長君兄弟高尚品質的讚賞。同時,通過對比愚公與賢者的形象,強調了隱逸生活的美好與世外桃源的理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世界的超然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