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 牙旗:古代軍中大旗,因旗邊制成牙狀,故名。
- 羽騎:羽林軍的騎兵。
- 繦負:用佈帶將小孩綁在背上。
- 壺漿:用壺盛的湯水,指歡迎軍隊的食物。
- 鸊鵜泉:古代邊塞地名。
- 郅都鷹:比喻勇猛的將領。郅都是西漢名將,以勇猛著稱。
繙譯
不知是哪一年,這個部落定居在隂陵,世世代代爲國家辛勤努力,被國史所稱贊。夜晚,千帳雪中牙旗飄敭,早晨,羽林騎兵在冰封的河上飛馳。蕃族的孩子們背著小孩來到青塚,狄族的女子們提著壺漿在白登迎接。傍晚時分,在鸊鵜泉畔打獵,路人們遠遠就能認出那位勇猛如郅都的將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契苾使君及其部落在邊疆的英勇形象和深厚民望。通過夜晚的牙旗、早晨的羽騎,展現了他們日夜不息的軍事活動。詩中“蕃兒繦負來青塚,狄女壺漿出白登”生動描繪了邊疆民族對使君的敬仰和歡迎。結尾的“郅都鷹”比喻,更是突出了使君的英勇與威嚴。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李商隱詩歌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