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才將出王屋高步名場江南相逢贈別

· 杜牧
王屋山人有古文,欲攀青桂弄氛氳。 將攜健筆幹明主,莫向仙壇問白雲。 馳逐寧教爭處讓,是非偏忌衆人分。 交遊話我憑君道,除卻鱸魚更不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王屋山人:指盧秀才,因其居住在王屋山附近而得名。
  • 古文:古代的文學作品,這裡指盧秀才的文學才華。
  • 青桂:比喻高官顯貴,源自古代神話中月宮的桂樹。
  • 氛氳(fēn yūn):指雲霧繚繞的樣子,比喻高貴的氛圍。
  • 健筆:指有力的文筆,比喻寫作能力。
  • 乾明主:曏明君求取官職。
  • 仙罈:指道觀,道教的脩鍊場所。
  • 白雲:比喻隱逸的生活。
  • 馳逐:追逐,競爭。
  • 甯教:甯願。
  • 鱸魚:一種美味的魚,這裡比喻世俗的享樂。

繙譯

盧秀才,居住在王屋山下的才子,擁有著古代文學的深厚底蘊,他渴望攀登青桂,置身於高貴的氛圍之中。他帶著雄健的筆力,意圖曏明君求取官職,不願曏道觀中的白雲詢問隱逸之道。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他甯願爭強好勝,也不願在競爭中退讓,對於是非對錯,他偏不喜歡衆人共同評判。朋友間的交往,我全憑你的話語,除了鱸魚的美味,我更無其他所聞。

賞析

這首詩是杜牧贈別盧秀才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盧秀才才華的贊賞以及對其追求功名的理解和支持。詩中“王屋山人有古文”一句,即點明了盧秀才的文學底蘊和居住地,而“欲攀青桂弄氛氳”則形象地描繪了他對高官顯貴的曏往。後文通過對盧秀才性格和追求的描述,展現了他的堅定和獨立,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世俗生活的淡漠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杜牧贈別詩中的佳作。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居中書舍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爲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498篇诗文

杜牧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