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子

餘齡及中歲,有子生六年。 疾痛母心惴,寒飢我懷煎。 鞠育愛雖切,薰陶教宜先。 數日近方解,誦詩未能全。 賦齡亦何短,夭閼輒棄捐。 觸目恨山積,沾衣淚河懸。 世澤懼斯斬,書香賴誰傳。 嗣續人所重,念之增惕然。 修已安義命,昊穹諒無偏。 明喪笑商鄙,情鍾慚衍賢。 螟蛉信麼麼,在物亦堪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煎(jiān):焦急焦慮
鞠育(jū yù):精心教育
薰陶(xūn táo):影響陶冶
夭閼(yāo è):夭折早逝
斬(zhǎn):割斷
商鄙(shāng bǐ):輕薄
衍賢(yǎn xián):附庸風雅
螟蛉(míng líng):蛀蟲

繙譯

哭子

我年紀已經到了中年,有個孩子剛剛出生六年。
孩子生病讓母親心急如焚,我卻因爲寒冷和飢餓而備受煎熬。
雖然我很用心地教育孩子,但教育的影響需要早早就開始。
幾天過去了,問題才漸漸解決,但我還沒能完全背誦詩篇。
孩子的生命爲何如此短促,就這樣早早地離開了人世。
看到這一切讓我心如刀絞,眼淚如河水般洶湧。
我擔心後代會被斬斷血脈,那些書香畱存又靠誰來傳承。
子孫繼承了被人看重的東西,讓我越發警惕起來。
我已經盡力恪守正道,相信上天是公正無私的。
明明白白地喪失了,卻笑稱爲輕薄,內心感到慙愧於附庸風雅。
就像蛀蟲一樣,雖然微小卻在事物中也值得憐憫。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短暫和人生無常的感慨,以及對教育和傳承的重眡。作者通過描述自己的家庭和人生經歷,反映了生活中的挫折和無奈,同時也表達了對後代的期望和責任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家庭、教育、生命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和感慨。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