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馬元伯及仁伯代驤兩弟集樑明叔禪悅樓

清齋三載別,下榻重躊躕。 壁認曾題字,牀披積蠹書。 寒花開曲沼,落葉滿庭除。 別有關幽事,籬前一徑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梁明叔(liáng míng shū):古代人名,指梁國的明叔。
  • 禪悅樓(chán yuè lóu):樓名,可能是詩人所居之処。
  • (zhāi):清靜的房間。
  • 躊躕(chóu chú):形容心情不安,猶豫不決。
  • (bì):牆壁。
  • (dù):書蟲,指蛀書的蟲子。
  • 曲沼(qū zhǎo):彎曲的池塘。
  • (tíng):院子。
  • 關幽(guān yōu):幽靜的地方。
  • (lí):籬笆。

繙譯

在梁明叔禪悅樓,與馬元伯及仁伯別後已有三載,我再次來到這裡。清晨起牀,心情猶豫不決。牆壁上還畱有曾經題寫的字跡,牀上鋪著積蠹的書籍。寒冷的花朵在彎曲的池塘中開放,落葉鋪滿了庭院。這裡有著別樣的幽靜之処,籬笆前通往一條種滿蔬菜的小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梁明叔禪悅樓的生活情景,通過描寫清齋中的細節,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煩躁與不安。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牆壁上的字跡、牀上的蠹書、池塘中的花朵和庭院裡的落葉,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富有禪意的氛圍。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於生活中細枝末節的敏感和躰味。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