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中雜詠

青藜吹太乙,天祿有藏書。 祕欲探鴻寶,訛難辨魯魚。 文章慚鹵莽,歲月感居諸。 相過同心友,高言間起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乙(tài yǐ):指道家的經書。
  • 天祿(tiān lù):傳說中的一種寶物。
  • 鴻寶(hóng bǎo):珍貴的寶物。
  • (é):錯誤。
  • 魯魚(lǔ yú):傳說中的一種神魚。
  • (cán):慚愧。
  • 鹵莽(lǔ mǎng):指庸俗無知。
  • 居諸(jū zhū):在其中。
  • 相過(xiāng guò):相互交流。
  • 高言(gāo yán):高尚的言論。

翻譯

青藜吹着道家的經書,天祿中藏着珍貴的寶物。 想要探尋那珍貴的寶物,卻難以分辨出錯誤和庸俗無知之間的區別。 我感到文章不夠優秀,歲月讓我體會到生活的種種。 彼此相互交流,共同心懷友誼,高尚的言論在我們之間涌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珍貴寶物和道家經書的嚮往,同時也反映了對於真假、高尚與庸俗的思考。詩中通過對寶物、神魚等象徵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於內心追求的渴望和對於真理的探索。詩人在歲月的洗禮中感悟到人生的種種,最終強調了友誼和高尚言論的重要性,展現出一種嚮往美好、追求真理的情感。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