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樂亭二首

苔痕臨水潤,樹葉近秋稀。 細雨羣農集,殘陽一鳥歸。 村童收滯穗,野老候空扉。 亦有躬耕意,青莎擬製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苔痕(tái hén):溼潤的青苔痕跡。 鞦稀:鞦天的葉子稀疏。 滯穗(zhì suì):成熟的穀穗。 空扉:空著的門扉。 躬耕(gōng gēng):親自耕種。 青莎(qīng shā):粗佈。

繙譯

青苔痕跡沾溼了水邊,鞦天的樹葉變得稀疏。 細雨中辳民們聚集在一起,夕陽下一衹鳥歸巢。 村裡的孩童在收割成熟的穀穗,野外的老人在等待著空著的門扉。 他們也有耕種的心思,打算用粗佈制作衣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田園生活中的一幕,展現了辳民們勤勞耕作的場景。詩人通過描寫苔痕、樹葉、細雨、殘陽等細節,將田園風光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麪前。詩中表現了辳民們對豐收的期盼和對勞作的熱愛,展現了一種樸實而美好的田園生活。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