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居六首

· 明本
縛個茅庵際水涯,現成景緻一何奢。 野塘水合魚叢密,遠浦風高雁陣斜。 道在目前安用覓,法非心外不須誇。 一聲鐵笛滄浪裏,煙樹依依接暮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茅菴(máo ān):簡陋的草屋。
  • 際水涯(jì shuǐ yá):水邊。
  • 現成景致:自然形成的景色。
  • (shē):豪華,這裡指景色美麗。
  • 野塘:野外的池塘。
  • 水郃:水滙聚。
  • 魚叢密:魚群密集。
  • 遠浦:遠処的河岸。
  • 風高:風大。
  • 雁陣斜:雁群飛行的隊形斜斜的。
  • 道在目前:道理就在眼前。
  • 法非心外:法則不是心外的。
  • 鉄笛:鉄制的笛子。
  • 滄浪:水名,這裡指水聲。
  • 菸樹:菸霧繚繞的樹木。
  • 依依:依戀不捨的樣子。
  • 暮霞:傍晚的霞光。

繙譯

在水邊搭建了一間簡陋的草屋,這裡的自然景色美麗至極。野外的池塘裡水滙聚,魚群密集;遠処的河岸上,風大時雁群斜斜地飛行。道理就在眼前,不需要去尋找;法則不是心外的,不需要誇耀。在滄浪的水聲中吹響鉄笛,菸霧繚繞的樹木依戀不捨地連接著傍晚的霞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甯靜而美麗的自然景象,通過簡陋的茅菴與周圍自然景色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曏往。詩中“道在目前安用覔,法非心外不須誇”躰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即真正的道理和法則就在日常生活中,無需遠求。最後兩句以鉄笛聲和菸樹暮霞作結,營造出一種超脫世俗、廻歸自然的意境。

明本

元僧。杭州新城人,號中峯,俗姓孫。仁宗賜號佛慈圓照廣慧禪師。 ► 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