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歸楚

· 周棐
楚甸荒涼舊鎮微,春來漸覺思依依。 故鄉兵後今誰在? 遊子江南恨獨歸。 長路關心聞過雁,孤城回首見斜暉。 家人十載傷離別,芳草閒堂靜掩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楚甸:楚地的郊野。
  • 荒涼:形容地方偏僻荒蕪。
  • 舊鎮:舊時的城鎮。
  • 依依:形容情感上的留戀不捨。
  • 故鄉:家鄉。
  • 兵後:戰亂之後。
  • 遊子:離家遠遊的人。
  • 江南:長江以南的地區。
  • 恨獨歸:遺憾地獨自歸來。
  • 長路:漫長的旅途。
  • 關心:掛念,擔憂。
  • 過雁:飛過的雁羣,常用來象徵消息或遠方的思念。
  • 孤城:孤立無援的城池。
  • 斜暉:夕陽的餘暉。
  • 家人:家庭成員。
  • 十載:十年。
  • 傷離別:因離別而感到悲傷。
  • 芳草:香草,常用來形容春天的景象。
  • 閒堂:空閒的廳堂。
  • 靜掩扉:靜靜地關着門。

翻譯

楚地的郊野荒涼,舊時的城鎮已顯衰微,春天來臨,我漸漸感到思緒依依不捨。 家鄉經歷了戰亂,如今不知還有誰在那裏? 我這個遊子,在江南遺憾地獨自歸來。 漫長的旅途中,我掛念着家鄉,聽到飛過的雁羣,孤立的城池後,我看到了夕陽的餘暉。 家人十年來因離別而感到悲傷,春天的香草覆蓋着空閒的廳堂,靜靜地關着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遊子在春天歸鄉時的心情。詩中,「楚甸荒涼」與「舊鎮微」描繪了家鄉的衰敗景象,而「春來漸覺思依依」則表達了遊子對家鄉的深切留戀。詩的後半部分通過「過雁」、「斜暉」等意象,傳達了遊子對家鄉的掛念和對旅途的孤獨感受。結尾的「芳草閒堂靜掩扉」則以靜謐的畫面,暗示了家人對遊子歸來的期盼與等待。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遊子對家鄉的複雜情感和對歸途的無奈。

周棐

元四明人,字致堯。嘗爲宣公書院山長。善詩。有《山長集》。 ► 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