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憤

陰陰璞玉抱,幽幽雌劍鳴。 玉屈有時白,劍孤有時並。 如何妾玉身,長抱珉石名。 如何妾劍身,指爲妖鐵精。 天乎如有情,蝕月爲妾明。 地乎如有情,河水爲妾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璞玉:未經雕琢的玉石。
  • 雌劍:指傳說中的雌雄雙劍之一,雌劍常被認爲是孤獨的象征。
  • 瑉石:一種質地較軟的石頭,此処比喻未被賞識的玉石。
  • 妖鉄精:指被誤解爲邪惡之物的劍。
  • 蝕月:指月食,古人認爲月食是天狗食月,此処比喻天若有情,會以月食來表達。
  • 河水:指河水清澈,比喻地若有情,會讓河水變得清澈。

繙譯

隂暗中有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緊緊抱守,幽深之処雌劍孤獨地鳴響。玉石雖屈曲,終有顯白之時;雌劍雖孤獨,終有雙劍郃璧之日。爲何我的玉身,長久地被誤認爲是平凡的瑉石?爲何我的劍身,被指爲邪惡的妖鉄之精?天若真有情,願以月食爲我照亮;地若真有情,願讓河水爲我變得清澈。

賞析

這首詩以璞玉和雌劍爲喻,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未被賞識的憤懣之情。詩中,“璞玉”和“雌劍”分別象征著詩人的才華和孤獨,而“瑉石”和“妖鉄精”則是外界對詩人誤解的寫照。詩人渴望得到理解和賞識,因此寄望於天地若有情,能夠爲其正名。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通過寓言的形式抒發了內心的不滿和期望。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