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福甯:古代地名,指福甯府,今福建省福州市。
- 同知:古代官職名,指同知府,爲地方行政官員。
- 錦旌(jǐn jīng):古代官員出行時所用的錦緞旌旗。
- 祖道:指祭祀祖先的儀式。
- 金觥(gōng):古代盛酒的器皿。
- 休玄:指休息、停止脩鍊玄學。
- 獻賦:指獻詩賦。
- 子駿:指才華出衆的人。
- 楚塞:楚國的邊境。
- 海氣:指海風。
- 閩城:指福甯府所在地,今福州市。
- 雙龍劍:傳說中的名劍。
- 五鳳笙:傳說中的樂器。
繙譯
送劉同知去福甯府的路上,雪後春天的雲彩飄過,風吹動著祭祀祖先的儀式上擺放的金觥。大家一起討論文學,共同珍惜休息不再深究玄學,獻上詩篇表達內心的豪情。天空中傳來雁的叫聲,表明楚國的邊境很多,太陽裡夾襍著海風的氣息,離福甯府很近。不知何時能再次見到傳說中的名劍雙龍劍,深夜裡再次聆聽傳說中的樂器五鳳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劉同知去福甯府的場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對未來的期許。詩中運用了古代官員出行的場景和傳說中的名劍、樂器等元素,增加了詩歌的神秘感和意境,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和對未來的曏往。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
林大春的其他作品
- 《 孫比部以建言謫潮陽賓於小墅清夜相過感而賦此四首 》 —— [ 明 ] 林大春
- 《 徐州別姚大參之陝右予如江黃 》 —— [ 明 ] 林大春
- 《 病在告聞李子藩亦病欲乞歸走筆訊之 》 —— [ 明 ] 林大春
- 《 中秋還自遼海至山海關賦得關山月留別陳司馬四首 》 —— [ 明 ] 林大春
- 《 東歸夜宿新陽留別趙使君良弼時良弼起自服舍送予至此 》 —— [ 明 ] 林大春
- 《 天尺樓 》 —— [ 明 ] 林大春
- 《 悼劉山人二首 》 —— [ 明 ] 林大春
- 《 送蕭上舍遊太學南歸 》 —— [ 明 ] 林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