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寺

塵外何從覓淨緣,偶來法界叩諸天。 經聲度水魚能聽,樹影參雲鳥自翩。 地靜寶花香作雨,陰多鬆月夜爲煙。 慵將餘慧需牙後,半偈還期四大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淨緣(jìng yuán):指清淨的因緣,即尋找心靈的淨土。 法界(fǎ jiè):佛教用語,指佛法的境界。 經聲(jīng shēng):指佛經的聲音。 樹影參雲(shù yǐng cān yún):樹的影子與雲彩相互映照。 翩(piān):輕盈飛舞的樣子。 寶花(bǎo huā):傳說中具有神奇功效的花朵。 慵(yōng):懶散的樣子。 偈(jié):佛教用語,指佛經中的詩文。 四大(sì dà):佛教用語,指地水火風四大元素。

翻譯

在塵世之外,我從何處尋找清淨的因緣呢?偶然來到法界,向諸天祈求。佛經的聲音能感化水中的魚,樹影與雲彩相互映照,鳥兒自在地翩翩起舞。大地靜謐,寶花的香氣如雨般飄灑,陰影中松樹在月光下如煙般飄渺。我懶散地將餘暉中的智慧留待牙齒後,半唸佛偈,期待着將來能捨棄四大元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超脫塵世的境界,作者通過尋找清淨因緣、進入法界,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俗的心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經聲感化水魚、樹影參雲、寶花香作雨等,表現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意境。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禪意,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與美好。

範景文

範景文

明河間府吳橋人,字夢章,號思仁。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授東昌府推官。天啓五年,歷吏部文選郎中。不依魏忠賢,亦不附東林黨,謝病歸。崇禎時官至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明亡自殺。諡文貞。有《大臣譜》。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