鐃歌

花縣新開擬築城,百峯山下久屯兵。 居人不掩柴扉臥,舟子無煩蒯劍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鐃歌:古代軍中用以指揮軍隊停止前進的鑼聲。
  • 花縣:指美麗的縣城。
  • 新開:新近設立。
  • 擬築城:計劃建造城牆。
  • 百峯山:山名,形容山峯衆多。
  • 屯兵:駐紮軍隊。
  • 居人:居民。
  • 柴扉:柴門,指簡陋的門。
  • 舟子:船伕。
  • 蒯劍:蒯是一種植物,劍指武器,這裏指船伕不需要攜帶武器。

翻譯

美麗的縣城新近設立,計劃在此建造城牆,百峯山下長久駐紮着軍隊。居民們安心地不關閉簡陋的門,躺在屋內休息,船伕們也無需攜帶武器,自由地行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和平寧靜的景象,通過「花縣新開擬築城」和「百峯山下久屯兵」展現了縣城的安定與軍隊的駐守。後兩句「居人不掩柴扉臥,舟子無煩蒯劍行」則進一步以居民的安逸和船伕的自由,體現了社會的和諧與安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讚美。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