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先墓作六首

萬山青不極,曠絕此登臨。 大化自通塞,吾人爲古今。 風搖千畝綠,雲散一溪陰。 轉盼皆陳跡,彌傷志士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修先墓:修繕祖先的墳墓。
  • 陳恭尹:明代詩人。
  • 萬山青不極:形容山色青翠,連綿不絕。
  • 曠絕:空曠至極。
  • 大化:宇宙間的大變化。
  • 通塞:通暢與阻塞,指世事的變化無常。
  • 千畝綠:形容植被茂盛。
  • 雲散一溪陰:雲霧散去,溪水邊的陰涼顯現。
  • 轉盼:轉眼間。
  • 陳跡:過去的痕跡。
  • 彌傷:更加傷感。
  • 志士心:有志之士的心情。

翻譯

站在修繕一新的祖先墓前,四周是連綿不絕的青翠山巒,我在此登高遠望,感到無比空曠。宇宙間的變化無常,而我們這些凡人,只是歷史長河中的過客。風吹過,千畝綠意盎然,雲霧散去,溪水邊的陰涼顯現。轉眼間,一切都成了過去的痕跡,這更加傷了有志之士的心。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修繕祖先墓時的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深刻感慨。詩中「萬山青不極」和「風搖千畝綠」等句,以壯闊的自然景象映襯出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哀傷。末句「彌傷志士心」更是直抒胸臆,展現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無奈和對理想的執着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明代詩人陳恭尹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