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荊山歸富平爲其尊人壽二首

平生遊未到秦川,每送秦人一黯然。 四姓帝居雄自古,二崤關路險如天。 河冰堅處行歸騎,霜月圓時泊客船。 不必更論南越橐,卷中曾補白華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黯然:形容心情沮喪、情緒低落的樣子。
  • 四姓:指古代秦地的四個著名家族,即嬴、趙、魏、韓。
  • 二崤關:古代關隘名,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東南,是秦嶺的重要關口,地勢險要。
  • (tuó):古代用來裝東西的袋子。
  • 白華篇:指《詩經》中的《白華》篇,這裡可能指代詩集或詩篇。

繙譯

我一生未曾遊歷過秦川,每儅送別秦地的朋友,心中縂是感到無比的悲傷。秦地自古以來就有四大家族的雄厚根基,二崤關的險峻如同天塹。在河冰堅硬的地方,你將騎馬歸來;在滿月照耀的夜晚,你將停泊在客船上。不必再談論南越的行李,你的詩卷中已經補充了《白華》篇的美妙詩句。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秦地及其友人的深厚情感。詩中,“黯然”二字深刻描繪了詩人送別時的悲傷心情。通過對“四姓”和“二崤關”的提及,詩人展現了秦地的歷史底蘊和地理險要。後兩句則通過對歸途和旅途的描繪,寄托了對友人平安歸來的祝願。最後,詩人以“不必更論南越橐,卷中曾補白華篇”作結,既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贊賞,也暗示了友人的詩作已經足夠珍貴,無需其他物質的陪伴。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