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自吳越與家皖翁龐藝長賚予弟握手龍津醉後成詩
松溪殘雨溼征衣,小泊村橋叩竹扉。
萬里共驚吾尚在,三年偏訝信何稀。
棘林雪盡銅駝冷,苜蓿春生鐵馬肥。
醉死君家都莫惜,天涯多有未能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松谿: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小泊:短暫停泊。
- 竹扉:用竹子編制的門。
- 萬裡共驚:指遠方的親友驚訝於詩人的歸來。
- 三年偏訝信何稀:三年間驚訝於信件的稀少。
- 棘林:荊棘叢生的樹林。
- 銅駝:古代的一種銅制裝飾品,常用於比喻宮廷或繁華之地。
- 苜蓿:一種牧草,此処可能指草原或牧場。
- 鉄馬:指戰馬。
- 醉死君家都莫惜:即使醉死在朋友家中也不必惋惜。
- 天涯:極遠的地方。
繙譯
松谿的殘雨打溼了我的征衣,我在小村橋邊短暫停泊,敲響了用竹子編制的門。萬裡之外的親友都驚訝我還活著,三年間他們驚訝於我信件的稀少。荊棘林中雪已融化,銅駝顯得冷清,苜蓿草原上春意盎然,戰馬也肥壯起來。即使我醉死在朋友家中也不必惋惜,因爲天涯之外還有許多人未能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歸家途中的情景,通過“松谿殘雨”、“小泊村橋”等細節,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歸家的喜悅。詩中“萬裡共驚吾尚在”一句,表達了遠方親友對詩人歸來的驚喜,而“三年偏訝信何稀”則透露了詩人長期在外,與家人通信稀少的無奈。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隱喻了時侷的變遷與個人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家的思唸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