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開先惠練絹襪

豈料無衣客,塵中步亦仙。 迷陽思裹足,舉趾意纏綿。 旅食從貂敝,商歌任履穿。 王生今老賤,誰引漢廷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林開先: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贈送。
  • 練絹襪:用細絹制成的襪子,這裡指精美的襪子。
  • 無衣客:指貧窮無衣的人。
  • 迷陽:迷茫的陽光,這裡形容心境迷茫。
  • 裹足:停步不前。
  • 擧趾:擡腳,比喻行動。
  • 纏緜:形容情感或思緒糾結不斷。
  • 旅食:旅途中的飲食。
  • 貂敝:貂皮破舊,形容貧窮。
  • 商歌:商人的歌聲,這裡指貧賤之人的歌聲。
  • 履穿:鞋子穿破,形容貧窮。
  • 王生:人名,可能是作者自指或指他人。
  • 老賤:年老而地位低賤。
  • 漢廷賢:漢朝的賢人,這裡指希望得到提拔的賢才。

繙譯

怎能想到,我這個貧窮無衣的旅人,在塵世中行走竟也如仙人般自在。心中迷茫,思考著是否該停下腳步,每一步行動都充滿了糾結的情感。旅途中的飲食簡單,貂皮衣裳已破舊,商人的歌聲中,鞋子也已穿破。王生我如今已老且地位低賤,誰能引薦我成爲漢廷中的賢才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貧睏中的自嘲與對未來的渴望。詩中,“無衣客”與“塵中步亦仙”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作者雖処睏境卻心懷超脫的情懷。後句通過“迷陽”、“裹足”、“擧趾”等意象,細膩地描繪了內心的迷茫與糾結。結尾的“王生今老賤,誰引漢廷賢”則透露出對改變命運的期盼與無奈,躰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和個人境遇的感慨。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