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泉廊

海潮爭出入,不激亦長鳴。 小榻坐終夜,空山聞瀑聲。 聽從天籟遠,譜作玉琴清。 不是成連子,安知移我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籟(tiān lài):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水聲等。
  • 成連子:古代傳說中的音樂家,能以音樂感動人心。

翻譯

海潮爭相涌入與退去,即使不激烈也長久地鳴響。 我坐在小榻上整夜,空曠的山中只聽見瀑布的聲音。 聽那聲音彷彿來自遙遠的天籟,譜寫成清澈如玉的琴音。 若非是傳說中的音樂家成連子,怎能理解這聲音如何改變我的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海潮與瀑布的聲音,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聲的深刻感受。詩中,「海潮爭出入,不激亦長鳴」描繪了海潮的恆常與宏大,而「空山聞瀑聲」則突出了瀑布的清脆與幽遠。後兩句通過比喻和典故,將自然之聲比作天籟和玉琴,展現了其美妙與深遠的影響,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聲音的敬畏與欣賞,以及這些聲音對其情感的深刻觸動。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