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鶴吟

若有太古之仙,迺在瀛洲之上,方壺之間。 門前雙鶴不知幾歳月,雪飛風舞逈隔青雲端。 天空月白雙影静,玉笙合奏瑶臺寒。 石壇暝踏松子落,林蹊晴啄苔花殘。 仙翁手執相鶴經,一卷逸思汎若孤雲間。 興來引雙鶴,笑入三茅山。 三茅山中瑶草碧,九皋雨散春烟濕。 鶴飛亂點層峰青,彩鳳蒼鸞往往與相識。 價重不減雙南金,質瑩不弱雙白璧。 不慕懿公之華軒,不逐王喬之飛舄。 不巢西湖處士之孤山,不憇黄州謫仙之赤壁。 棲紫霞,護丹室,六翮稜層曝朝日。 友茅君,呼木客,盡日聽琴香案側。 山中之人問訊時,相過蟬聨飛遶羊公石。 鶴之逝,風翩翩,遥空雲落秋無邉。 鶴之返,山娟娟,紅塵不到芸窓前。 恍如元方季方在潁谷,倐如陸機陸雲來洛川。 燦如同穎之禾敷秀唐叔壤,宛如王雎之鳥著美周南篇。 薛公之鶴何其夥,趙抃之鶴何其偏。 異哉兩仙骨,不偏不夥全其天。 問鶴往時託巢在何許,邈在遼海之東華表柱。 問仙豢鶴到今凡幾春,前五百年嘗與令威一相遇。 鶴飛來,向何所。 不渡海之涯,不渉江之浦,直欲飛近天上神仙之官府。 天門寥濶不可通,誰到十二瓊樓最髙處。 莫延佇,鄧林之廣豈無一枝之可栖,何為乎渉雲霄,冒風雨。 春去秋來恣軒翥,仙亦竟不留,鶴亦更不駐。 山耶鶴耶笑我䠥?扵風塵,相隨直上青雲去。
拼音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