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彈箏人

秋恨斜飛啼恨深,示將燕調雜吳音。 人人竟聽拋紅錦,悔殺當時苦學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斜飛:斜着飛過。
  • 示將:表示,展示。
  • 燕調:指北方音樂的曲調。
  • 吳音:指江南地區的音樂曲調。
  • 拋紅錦:比喻音樂美妙動聽,如同拋出的紅錦緞。
  • 悔殺:非常後悔。

翻譯

秋日的哀愁如斜飛的鳥兒,啼聲中蘊含着深深的恨意。她展示着將北方的燕調與江南的吳音巧妙融合。每個人都爭相聆聽,彷彿被那美妙的音樂拋出的紅錦緞所吸引。此時,人們不禁後悔當初爲何要苦苦學習琴藝,因爲眼前的音樂之美已超越了所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彈箏人的演奏場景,通過「秋恨斜飛啼恨深」的意象,傳達了深沉的哀愁與恨意。詩中「燕調雜吳音」展現了音樂的多元與融合,而「拋紅錦」則形象地比喻了音樂的美妙動人。結尾的「悔殺當時苦學琴」表達了聽衆對眼前音樂之美的震撼與對過去學琴經歷的反思,體現了音樂超越技藝的感染力。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

李延興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