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元日感懷

春色年年出帝京,河冰未解柳還青。 東華正擁如雲騎,南國空瞻戴鬥星。 日月由來雙過鳥,乾坤及此一浮萍。 愁緣底事濃於酒,起傍梅花步短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午元日:甲午年的元旦,即農曆新年的第一天。
  • 帝京:指京城,即皇帝所在的都城。
  • 東華:指東華門,是紫禁城的一個門,這裏代指京城。
  • 戴鬥星:北斗星,這裏指代北方的京城。
  • 乾坤:天地,宇宙。
  • 浮萍:漂浮在水面的萍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底事:何事,什麼事。
  • 步短櫺:短櫺,指窗櫺,即窗格子。步短櫺,即在窗前徘徊。

翻譯

每年的春天都如期而至京城,河冰還未完全融化,柳樹已開始泛綠。 京城的東華門下,人馬如雲,而我卻空望着北方的北斗星。 日月如雙鳥般飛逝,天地間,我猶如一片浮萍,漂泊無依。 不知爲何,心中的憂愁比酒還要濃烈,我只能依傍着梅花,在窗前徘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甲午年元旦的感慨。詩中,「春色年年出帝京」一句,既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又暗含了對京城的思念。後文通過對比京城的繁華與自己的孤獨,表達了對漂泊生活的無奈和對穩定生活的嚮往。最後,以梅花和窗前的徘徊作爲結尾,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潘伯脩

伯脩,字省中,黃岩人。至正間,嘗三中省試。方谷珍亂,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從,遂死於難。應夢虎作詩吊之,有「嵇康未必輕鍾會,黃祖何曾愛禰衡」之句。今讀其詩,纏綿感慨,多出入於二李之間。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諸詩,則忠君愛國之心,固藹然溢於言外也。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