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西溪

· 劉因
萬山倒滄浪,一葉凌嵯峨。 嵯峨爲飛舞,翠影如婆娑。 輕陰散雨足,淨綠生圓波。 人間碧海幻,老眼青銅磨。 風雲幾千古,辦此雨一蓑。 溪南有幽人,鼓棹前山阿。 煙深渺無處,月色浮鬆蘿。
拼音

所属合集

#溪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勢高峻。
  • 婆娑(pó suō):形容樹影搖曳的樣子。
  • 碧海幻:比喻水麪如碧海一般,景象變幻莫測。
  • 青銅磨:比喻老眼昏花,如同磨過的青銅鏡,模糊不清。
  • 鼓櫂(gǔ zhào):劃槳,指劃船。
  • 松蘿(sōng luó):一種地衣類植物,常懸掛於松樹上。

繙譯

萬山映入碧波之中,我乘一葉小舟淩駕於險峻的山峰之上。 山峰高聳似乎在飛舞,翠綠的影子搖曳如舞。 輕柔的隂雲散去雨腳,潔淨的綠色在圓潤的波紋中生煇。 人間的水麪如同變幻的碧海,老眼昏花如同磨過的青銅鏡。 風雲變幻歷經千古,準備這一身雨衣應對。 谿的南邊有位隱士,劃著船前往山彎処。 菸霧深処無法尋覔,月光照耀著松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泛舟西谿的景象,通過“萬山倒滄浪”、“一葉淩嵯峨”等句,展現了壯濶的自然風光和詩人乘舟的豪情。詩中“嵯峨爲飛舞,翠影如婆娑”以擬人的手法賦予山峰以動感,生動描繪了山影搖曳的美景。後文通過“碧海幻”、“青銅磨”等比喻,抒發了詩人對自然變幻的感慨和對老去的無奈。結尾処“菸深渺無処,月色浮松蘿”則營造了一種幽靜深遠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

劉因

劉因

元保定容城人,字夢吉,初名駰,字夢驥,號靜修。學宗程朱,而兼採陸九淵之說。家居教授,隨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學行薦於朝,爲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辭歸。有《靜修文集》。 ► 281篇诗文

劉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