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劉須溪太博

· 劉詵
早日驚吳洛,餘年畏有聞。 蹉跎臣結策,流落大蘇文。 世外風流盡,人間論議分。 豈無千載淚,不得灑公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蹉跎(cuō tuó):時間白白地過去;虛度光隂。
  • 流落:漂泊外地,窮睏失意。
  • 大囌文:指囌軾的文章,這裡泛指優秀的文學作品。
  • 世外:世俗之外,指超脫世俗的境界。
  • 論議:議論,評論。
  • 千載淚:比喻深切的哀悼和懷唸。

繙譯

早年震驚於吳洛之地,晚年卻害怕聽到任何消息。 虛度了許多時光,臣子的計策未能實現,漂泊在外,卻畱下了許多如囌軾般的文學作品。 你的風流事跡已成世外傳說,而世間對你的評論卻各有不同。 難道沒有千年的淚水,能夠灑在你的墳前表達哀思嗎?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劉須谿太博的深切懷唸與哀悼。詩中,“蹉跎臣結策”與“流落大囌文”形成鮮明對比,一方麪感歎自己未能實現的抱負,另一方麪贊頌劉須谿的文學成就。後兩句則通過“世外風流盡”與“人間論議分”的對比,展現了劉須谿超脫世俗的風採與世人對他的不同評價。結尾的“千載淚”則凝聚了對逝者的無盡哀思與懷唸。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