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伯溫見壽

· 劉詵
蕭蕭短髮不重新,老去何由復競辰。 百世光陰消鐵研,半山風雨語銅人。 病餘久看花成霧,醉裏猶驚筆有神。 浮世功名無念我,相期早致日邊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蕭:稀疏的樣子。
  • 競辰:爭時,比喻年輕時力爭上游。
  • 光陰:時間。
  • 鐵研:鐵製的硯臺,比喻堅硬或堅固的事物。
  • 銅人:銅鑄的人像,這裏可能指古代的計時器。
  • 花成霧:形容視力模糊,看花如同霧裏看花。
  • 筆有神:形容寫作時筆力雄健,有如神助。
  • 浮世:人世,人間。
  • 日邊身:比喻高官顯貴。

翻譯

稀疏的短髮不再生長,老去之後怎能再爭那一時的青春。 百年的光陰消磨了堅硬的鐵硯,半山的風雨中與銅人對話。 病後久久地看着花兒,卻如同在霧中一般模糊, 醉意中仍然驚覺筆下有如神助。 人世間的功名對我已無牽掛, 期望你早日成爲朝廷中的顯貴。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晚景的感慨,以及對功名利祿的超然態度。詩中「蕭蕭短髮不重新」和「老去何由復競辰」描繪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無奈,而「百世光陰消鐵研」則象徵着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艱辛。後兩句通過對病中看花和醉中寫作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體驗和對藝術的執着追求。最後兩句則表明了詩人對世事的淡泊和對友人的期望,體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遠大的志向。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