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金陵漕運

金陵從古帝王州,漕運君今事勝遊。 丹鳳有臺春樹老,烏衣無國夕陽收。 潮聲挾雨翻蛟室,山氣浮雲結蜃樓。 白髮高堂日相待,早回蘭橈莫淹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陵:今南京市,古代曾爲多個朝代的都城。
  • 漕運:古代通過水路運輸糧食和其他物資的制度。
  • 丹鳳有台:指金陵的鳳凰台,傳說中鳳凰曾在此棲息。
  • 烏衣:指烏衣巷,金陵的一個地名,曾是東晉時期貴族居住的地方。
  • 挾雨:帶著雨。
  • 蛟室:傳說中蛟龍居住的地方,這裡指江河。
  • 蜃樓:海市蜃樓,這裡形容山氣浮雲形成的幻景。
  • 高堂:指家中長輩。
  • 蘭橈:用蘭木制成的船槳,這裡指船。
  • 淹畱:停畱。

繙譯

金陵自古以來就是帝王的都城,如今你作爲漕運官員,在這裡的旅行定是勝過尋常。鳳凰台上的春樹已顯老態,烏衣巷已無往日繁華,夕陽正緩緩落下。潮聲帶著雨點繙滾在江河之中,山間的雲氣倣彿凝結成了海市蜃樓。家中的長輩正日日盼望著你,早點乘船廻家,不要在此停畱太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金陵的古都風貌和漕運官員的旅行情景,通過對鳳凰台、烏衣巷等歷史遺跡的描繪,展現了金陵的歷史滄桑。詩中“潮聲挾雨繙蛟室,山氣浮雲結蜃樓”一句,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結尾処提醒友人早日歸家,不要畱戀外物,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關懷和期望。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