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張真人奉詔禱雨有應
祈禳致風雨,傳說自古先。京師大旱連二年,地蒸熱氣如雲煙。
林林嘉木盡槁死,毋論黍稷生秋田。武當真人張洞淵,爲道有心如鐵堅。
粗衣惡食夜不眠,兩眼奕奕光射天。天子有敕丞相宣,詔君禱雨紓憂煎。
君坐默不語,奏達虛皇前。將吏驅蛟龍,雷電相後先。
童童雨腳晝夜懸,平地涌水如通川。稚禾出土芃芃然,小草大木爭芳妍。
都人士女喜欲顛,謂君直是真神仙。我今爲作喜雨篇,勒諸厓石千年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祈禳(qí ráng):古代求雨的祭祀活動。
- 槁死(gǎo sǐ):枯萎死亡。
- 奕奕(yì yì):形容精神飽滿,光彩照人。
- 虛皇(xū huáng):道教中指天帝。
- 童童(tóng tóng):形容雨勢連綿不斷。
- 芃芃(péng péng):形容植物茂盛。
翻譯
自古以來,就有通過祈禳來求得風雨的傳說。京城連續兩年大旱,地面蒸騰的熱氣如同雲煙。所有的樹木都枯死了,更不用說田裏的黍稷了。武當山的張洞淵真人,他的道心堅如鐵石。他穿着簡陋,吃着粗劣的食物,夜不能寐,兩眼炯炯有神,光芒似乎能射向天際。天子下令丞相宣詔,讓張真人祈雨以解憂愁。張真人坐着默不作聲,將祈禱傳達給天帝。隨後,將吏驅使蛟龍,雷電隨之而來。雨勢連綿不斷,晝夜不停,平地積水如通河。幼苗出土茂盛,小草大樹都爭相展示芳華。京城的男女老少歡喜若狂,認爲張真人就是真正的神仙。我現在寫下這篇喜雨的詩篇,希望它能刻在崖石上,流傳千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武當山張真人祈雨成功的神奇場景,通過對比大旱與降雨後的景象,突出了張真人的神通廣大和民衆的喜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地蒸熱氣如雲煙」、「兩眼奕奕光射天」等,形象地展現了旱情的嚴重和張真人的神采。結尾處表達了作者對張真人的崇敬之情,並希望這一事蹟能夠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