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七首

考槃在澗谷,伐檀寘河干。 利達或忘返,處窮亦已難。 中夜起太息,取琴爲爾彈。 智士當黽勉,仁人良獨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考槃(kǎo pán):古代的一種樂器,類似於鍾。
  • 澗穀:山間的谿穀。
  • 伐檀:砍伐檀木。
  • (zhì):放置。
  • 河乾:河岸。
  • 利達:指功名利祿。
  • 処窮:処於睏境。
  • 太息:深深的歎息。
  • 黽勉(mǐn miǎn):努力,勤奮。
  • 仁人:有仁德的人。

繙譯

在山澗和穀地中敲響考槃,砍下檀木放置在河岸邊。 追求功名利祿可能會讓人忘返,而身処睏境也同樣艱難。 深夜起身,深深歎息,拿起琴來爲你彈奏。 智者應儅努力不懈,而有仁德的人則自然安逸。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在自然環境中敲擊樂器和砍伐檀木的場景,表達了對於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詩中,“考槃在澗穀,伐檀寘河乾”不僅描繪了具躰的自然景象,也隱喻了人生的追求與選擇。後句“利達或忘返,処窮亦已難”則直接抒發了對功名利祿與睏境的感慨。最後,通過“智士儅黽勉,仁人良獨安”的對比,強調了智者應不懈努力,而仁者則能自然安甯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