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動 · 黃伯陽歲晚見梅,適遇舊賦以贈別,持行卷來,求孫果翁、衛立禮洎予皆和
東閣何郎,記當時、曾賞舊家紅萼。彩筆賦詩,綠髮簪花,多少少年行樂。自從驚覺揚州夢,芳心事、等閒忘卻。斷魂處,月明江上,路迷天角。
老去才情頓薄。奈客裏相逢,共傷漂泊。洗盡豔妝,留得遺鈿,尚有暗香如昨。歲寒天遠離杯短,匆匆去、孤懷難託。向花道,春來未應誤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閣何郎:指何遜,南朝梁詩人,曾任東閣祭酒,此處借指舊時才子。
- 舊家紅萼:指舊時的梅花。
- 彩筆賦詩:用彩筆寫詩,形容才情橫溢。
- 綠髮簪花:形容年輕時的風流倜儻。
- 揚州夢:指唐代杜牧在揚州的放蕩生活,後用來比喻繁華如夢的生活。
- 等閒忘卻:輕易地忘記。
- 斷魂處:形容極度悲傷的地方。
- 路迷天角:形容路途遙遠,方向不明。
- 老去才情頓薄:隨着年紀增長,才情逐漸減退。
- 客裏相逢:在異鄉相遇。
- 共傷漂泊:共同感嘆漂泊無依的生活。
- 洗盡豔妝:洗去濃妝,指不再追求外表的華麗。
- 留得遺鈿:留下舊時的首飾,比喻保留着過去的記憶。
- 暗香如昨:指梅花的香氣依舊,如同昨日。
- 歲寒天遠:形容歲末天氣寒冷,離別之情更濃。
- 離杯短:離別的酒杯短暫,指離別匆匆。
- 孤懷難託:孤獨的心情難以寄託。
- 春來未應誤約:春天到來時,不應錯過與梅花的約會。
翻譯
記得東閣的何郎,當年曾一同欣賞過那舊時的紅梅花。用彩筆寫下詩篇,頭上簪着花,多少少年時的歡樂。自從驚覺那揚州的繁華如夢,那些芳心之事,便輕易地忘記了。在極度悲傷的地方,月明照耀着江面,路途遙遠,方向不明。
隨着年紀的增長,才情逐漸減退。在異鄉相遇,共同感嘆漂泊無依的生活。洗去了濃妝,只留下舊時的首飾,梅花的香氣依舊,如同昨日。歲末天氣寒冷,離別之情更濃,離別的酒杯短暫,孤獨的心情難以寄託。向着花兒說,春天到來時,不應錯過與你的約會。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舊時歡樂與現今漂泊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逝、才情減退的哀愁,以及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詞中「東閣何郎」、「彩筆賦詩」等句,展現了舊時的風流與才情,而「老去才情頓薄」則流露出對年華老去的無奈。結尾處「春來未應誤約」,寄託了對未來美好時光的期待,同時也透露出對過去美好記憶的留戀。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是一首優秀的懷舊之作。
邵亨貞的其他作品
- 《 八歸 · 庚辰七夕,與衛立禮同用此調 》 —— [ 元 ] 邵亨貞
- 《 摸魚子歲晚感懷寄南金 》 —— [ 元 ] 邵亨貞
- 《 太常引 其一 次韵黄伯阳寒夜 》 —— [ 元 ] 邵亨貞
- 《 法曲献仙音 》 —— [ 元 ] 邵亨貞
- 《 浣溪沙 · 早春 》 —— [ 元 ] 邵亨貞
- 《 貞溪初夏六首 》 —— [ 元 ] 邵亨貞
- 《 西江月 · 東城夜思 》 —— [ 元 ] 邵亨貞
- 《 減字木蘭花 · 秋思 》 —— [ 元 ] 邵亨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