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即事

垂柳陰陰雪擁沙,殘陽淡淡水明霞。 夜來枕上初聞雨,今日枝頭不見花。 啼鳥已傳春去信,狂蜂猶趁晚來衙。 柴門盡日無人到,讀罷《離騷》更煮茶。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隂隂:形容柳樹茂密的樣子。
  • 殘陽:夕陽。
  • 淡淡:形容夕陽的光線柔和。
  • 明霞:明亮的霞光。
  • :這裡指蜂群聚集的地方。
  • 離騷:古代楚國的一種文學作品,屈原所作。

繙譯

垂柳茂密,雪覆蓋著沙地,夕陽柔和,水麪映著明亮的霞光。 昨夜在枕上初次聽到雨聲,今天樹枝上已不見花朵。 啼叫的鳥兒已傳達春天離去的訊息,而狂野的蜜蜂仍趁著傍晚聚集。 柴門整天無人到訪,讀完《離騷》後,我再煮一壺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暮春時節的景色,通過垂柳、殘陽、水麪的霞光等自然元素,傳達出春天的離去和時光的流逝。詩中“夜來枕上初聞雨,今日枝頭不見花”巧妙地表達了春雨帶來的變化,以及花朵凋零的哀愁。後兩句則通過鳥鳴和蜂群的活動,進一步強調了春天的結束。結尾的“柴門盡日無人到,讀罷《離騷》更煮茶”則展現了詩人獨処的甯靜和對古典文學的喜愛,躰現了詩人淡泊名利、享受孤獨生活的情懷。

李源道

元關中人,字仲淵,號衝齋。歷官爲四川行省員外郎。卜居蠶茨,植竹十萬個,名萬竹亭,兄弟對牀,吟哦其中。累遷翰林侍讀學士。仕至雲南行省參知政事。有《仲淵集》。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