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臺八景雲門福地

山上行人如凍蠅,西厓日出澹青熒。 太陰積雪草木縮,留得孤鬆長茯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簫臺八景:指簫台山上的八處著名景觀。
  • 雲門福地:指簫台山中的一處福地,雲門可能是該地的名稱。
  • 西厓:西邊的山崖。
  • 澹青熒:淡淡的青色光芒。
  • 太陰:指月亮。
  • 茯苓:一種生長在松樹根部的菌類,常被用作藥材。

翻譯

山上的行人如同凍僵的蒼蠅,西邊山崖上升起的太陽,發出淡淡的青色光芒。 月亮下的積雪使得草木都萎縮了,只有那孤零零的松樹,依然長着茯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簫台山冬日的清晨景象,通過「行人如凍蠅」形象地表達了寒冷的氛圍。詩中「西厓日出澹青熒」一句,以淡青色的日出光芒,增添了一抹靜謐與神祕。後兩句「太陰積雪草木縮,留得孤鬆長茯苓」,則通過對比,突出了孤鬆的堅韌與生命力,表達了即使在嚴寒中,也有生命力頑強存在的主題。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清新脫俗之感。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