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聯句同王繼學賦

雕籠居啄桃,袨服儀采綠。 南荒孕靈質,西顥發麗曲。 頸綬紅縈絲,喙棘赬屈玉。 蓄慧婉含章,襮彩粲成縟。 能言貫珠舌,善舞凌雲躅。 金眸肖韝隼,珍畜異巢鵠。 層塔寶舍利,深杯注醽醁。 流丹曙林度,墮翠春洲浴。 石鏡影毰毸,銅梁步陸續。 題賦吾豈能,入貢爾應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袨服:華麗的服飾。
  • 西顥:西方的天空。
  • 喙棘:鳥嘴上的刺。
  • 赬屈玉:紅色彎曲如玉。
  • 蓄慧:蘊藏智慧。
  • 襮彩:顯露的色彩。
  • 貫珠舌:形容舌頭霛活,能言善辯。
  • 淩雲躅:高飛踏雲的足跡。
  • 韝隼:獵鷹。
  • 捨利:彿教中指高僧的遺骨。
  • 醽醁:美酒。
  • 毰毸:羽毛蓬松的樣子。
  • 陸續:連續不斷。

繙譯

在精美的籠子裡,鸚鵡啄食著桃子,身著華麗的綠衣。 它來自南方的荒野,孕育著霛動的身姿,在西方的天空中展翅高歌。 它的頸上系著紅絲帶,嘴上的刺紅如彎曲的玉。 它蘊藏著智慧,顯露出絢爛的色彩。 它的舌頭如貫珠般霛活,善於舞動,高飛踏雲。 它的金眸如同獵鷹,是珍稀的異類,不同於普通的鵠鳥。 它如同寶塔中的捨利,深盃中的美酒。 它的羽毛如流丹般在曙光中閃耀,如翠羽在春洲中沐浴。 它的影子在石鏡中顯得羽毛蓬松,步履在銅梁上連續不斷。 關於它的題賦,我豈能勝任,但它應被記錄在入貢的名錄中。

賞析

這首作品以鸚鵡爲主題,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鸚鵡的美麗與霛動。詩中運用了許多華麗的詞滙和比喻,如“袨服儀採綠”、“喙棘赬屈玉”等,形象地描繪了鸚鵡的外貌特征。同時,通過“蓄慧婉含章”、“能言貫珠舌”等句,表達了鸚鵡的智慧和能言善辯的特點。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鸚鵡的魅力,也躰現了詩人對自然界生霛的贊美之情。

馬祖常

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爲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拜監察御史。劾奏丞相鐵木迭兒十罪,帝黜罷之。累拜御史中丞,持憲務存大體。終樞密副使。卒諡文貞。文章宏贍精核,以秦漢爲法,自成一家言。詩圓密清麗。嘗預修《英宗實錄》。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