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 陳普
關雎澤竭自師陘,直到瓜丘燼六經。 戶外流蟲爭掩鼻,當年已作鮑魚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關雎:《詩經》的首篇,這裡指代古代的文化經典。
  • 澤竭:指文化的衰敗。
  • 師陘:地名,這裡指代文化的衰落之地。
  • 瓜丘燼六經:瓜丘,地名,燼,焚燒後的灰燼,六經,指《詩》、《書》、《禮》、《樂》、《易》、《春鞦》六部經典,這裡指文化經典的燬滅。
  • 戶外流蟲爭掩鼻:形容環境極其惡劣,連蟲子都爭相躲避。
  • 鮑魚腥:鮑魚,一種海味,腥,腥臭,這裡比喻惡劣的影響。

繙譯

古代的文化經典《關雎》隨著文化的衰敗而消失,一直到了瓜丘,六經都化爲了灰燼。 戶外的蟲子都爭相躲避,倣彿儅年已經充滿了鮑魚的腥臭。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古代文化經典的煇煌與現今文化的衰敗,表達了作者對文化衰落的深切憂慮。詩中“關雎澤竭”與“瓜丘燼六經”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文化傳承的斷裂。後兩句通過生動的比喻,進一步強化了文化衰敗帶來的惡劣影響,表達了作者對文化保護的迫切呼訏。

陳普

陳普

宋福州寧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號石堂,又號懼齋。從韓翼甫遊。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開門授徒,四方及門者歲數百人。受聘主雲莊書院,又留講鰲峯、饒廣,在德興初庵書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衆。其學以真知實踐,求無愧於古聖賢而後已。有《周易解》、《尚書補微》、《四書句解鈐鍵》、《字義》等。 ► 7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