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同惟學惟長舅尊遊二聖禪林檢藏有述

一尊高閣許從容,眺盡南湖與北峯。 青葉黃衣餘礙在,玉函珠匣總塵封。 空江隱隱流清梵,別壁沉沉起暮鍾。 昏黑談經人不去,知君學佛意初濃。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tiào):遠望。
  • 青葉黃衣:指藏經閣中的經書,因年代久遠而顯得陳舊。
  • 玉函珠匣:形容藏經的盒子精美,這裡指藏經閣中的經書。
  • 塵封:被灰塵覆蓋,形容久未繙閲。
  • 清梵(fàn):指寺廟中的誦經聲。
  • 暮鍾:傍晚時分的鍾聲。
  • 昏黑:天色已晚。
  • 談經:討論彿經。

繙譯

在一座高閣中從容地擧盃,遠望南湖與北峰。藏經閣中的經書,雖有青葉黃衣的裝飾,卻已顯陳舊,那些精美的玉函珠匣也已被塵土覆蓋。空曠的江麪上隱約傳來寺廟的誦經聲,另一側的牆壁上沉沉地響起傍晚的鍾聲。天色已晚,人們仍在討論彿經,不願離去,我知道你學習彿法的興趣正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親友在初夏時節遊覽禪林的情景。詩中通過對高閣、南湖、北峰等自然景觀的描繪,以及對藏經閣中經書塵封的描寫,展現了禪林的靜謐與歷史的沉澱。後兩句通過“清梵”與“暮鍾”的對比,以及“昏黑談經人不去”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彿法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對禪林生活的曏往。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