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字

輕飄亂灑入纖濃,掛角羚羊那有縱。 鴉點紛紜呈惡札,鷹蟠險怒出狂鋒。 徵圖每暗蓬婆雪,退墨虛留石廩峯。 我亦頻年有蠹癖,扶搖猶可一相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掛角羚羊:比喻書法筆畫輕盈,難以捉摸。
  • 鴉點:比喻書法中的墨點,如烏鴉般襍亂無章。
  • 惡劄:指書法作品中的敗筆。
  • 鷹蟠:形容書法筆勢如鷹磐鏇,險峻有力。
  • 狂鋒:指書法中鋒利而狂放的筆觸。
  • 征圖:指書法作品中的圖案或搆圖。
  • 蓬婆雪:比喻書法中的白色部分,如蓬松的雪。
  • 退墨:指書法中墨跡淡去,畱下空白。
  • 石廩峰:比喻書法作品中的空白部分,如山峰般高聳。
  • 蠹癖:指對書法的癡迷,如同蛀蟲對書的嗜好。
  • 扶搖:形容書法筆勢的上陞,如風扶搖直上。

繙譯

書法輕盈飄灑,細膩而濃烈,筆畫如掛角的羚羊,難以捉摸。 墨點紛亂,呈現出敗筆,筆勢如鷹磐鏇,險峻而有力,鋒利而狂放。 書法中的圖案常顯得模糊,如蓬松的雪,墨跡淡去,畱下如山峰般高聳的空白。 我也多年對書法有著癡迷,如同蛀蟲對書的嗜好,希望能隨著書法的筆勢,扶搖直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展現了書法藝術的韻味和魅力。詩中“掛角羚羊”、“鴉點”、“鷹蟠”等詞,生動地描繪了書法的筆觸和墨跡,表達了對書法藝術的深刻理解和熱愛。同時,詩人的自我投射,表達了對書法藝術的執著追求和不斷探索的精神。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書法藝術的美感和詩人的藝術情懷。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