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賦古蹟得濠梁

濠上風吹白接䍦,何年莊惠此追隨。 鯈鱗羣出來遊日,秋水憑添倚杖時。 雨過空樑斜照寂,月搖輕舸片雲遲。 從容魚樂即吾樂,觀到忘形乃得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接䍦(bái jiē lí):古代的一種白色頭巾。
  • 莊惠:指莊子和惠子,兩位古代著名的哲學家。
  • 鯈鱗(tiáo lín):指魚羣。
  • 空梁:空蕩蕩的橋樑。
  • 輕舸(qīng gě):輕便的小船。
  • 從容:悠閒自在。
  • 魚樂:指魚兒自由自在的快樂。
  • 忘形:忘我,超脫形骸之外。

翻譯

濠梁之上,風吹動着白色的頭巾,不知是哪一年,莊子和惠子在這裏相隨。 魚羣在出遊的日子裏,秋水更添了幾分倚杖時的寧靜。 雨過後,空蕩的橋樑上斜陽靜寂,月光下,輕舟緩緩,片雲遲緩。 悠閒的魚兒快樂,也就是我的快樂,觀察到忘我之境,方能得到真正的領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濠梁上的風景,回憶了莊子和惠子的哲學對話,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哲理的深刻感悟。詩中「濠上風吹白接䍦」一句,既描繪了景物的靜美,又隱喻了哲人的超然。後文通過對魚羣、秋水、空梁、月舟的細膩刻畫,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深遠。結尾的「從容魚樂即吾樂,觀到忘形乃得之」更是深刻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樂的理解,以及對忘我境界的嚮往。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