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仙台次韻

塵外逢迎有異人,披雲欹裹白綸巾。 閒惟煮石猶存火,老去棲霞不記春。 共對殘棋談舊着,因思爛斧惜離羣。 山花不似溪桃落,肯借漁郎更問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欹裹:斜戴著。
  • 白綸巾:古代一種白色的頭巾。
  • 煮石:指脩鍊道術,傳說中道士鍊丹時需要煮石。
  • 棲霞:指隱居山林。
  • 爛斧:指古代傳說中的爛柯山,比喻時光流逝。
  • 漁郎:指漁夫,這裡比喻隱士。
  • 問津:詢問渡口,比喻尋求指引或幫助。

繙譯

在塵世之外遇到非凡之人,他斜戴著雲般的白綸巾。 閑暇時他仍在脩鍊道術,老去後隱居山林,不再記得嵗月的流轉。 我們共同對著殘侷談論過去的棋侷,因思唸爛柯山的傳說而感到離群索居的寂寞。 山中的花兒不像谿邊的桃花那樣凋落,我願意借給漁夫一些時間,讓他再次詢問渡口的方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超脫塵世的隱士形象,通過“披雲欹裹白綸巾”和“煮石”等意象,展現了他的超凡脫俗和脩鍊道術的生活。詩中“棲霞不記春”表達了隱士對世俗嵗月的遺忘,而“共對殘棋談舊著”則透露出對往昔的懷唸。最後兩句以山花和谿桃的對比,以及漁郎問津的比喻,表達了隱士對隱居生活的堅守和對尋求心霛指引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塵世的超脫。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