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贈人從徵

銀鞍玉勒錦纏騣,秣趙馳燕似下空。 犀甲鏤金光錯落,貂裘拂雪紫蒙茸。 腰間寶劍明秋水,臂上雕弧應落鴻。 待與將軍全屬國,方論年少有英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銀鞍玉勒:銀製的馬鞍,玉製的馬籠頭,形容裝備豪華。
  • 錦纏騣:錦緞纏繞的馬鬃,形容馬匹裝飾華麗。
  • 秣趙馳燕:指餵養趙國的馬,馳騁燕地,形容馬匹的強健和速度。
  • 犀甲鏤金:犀牛皮製成的鎧甲,上面鏤刻着金飾,形容鎧甲的堅固與華麗。
  • 光錯落:光芒閃爍,錯落有致。
  • 貂裘拂雪:貂皮製成的衣服,輕輕拂過雪地,形容衣服的珍貴和輕盈。
  • 紫蒙茸:紫色細軟的絨毛,形容貂裘的質地。
  • 明秋水:形容寶劍的鋒利,如同秋水般清澈明亮。
  • 雕弧應落鴻:雕花的弓,能夠射落飛鴻,形容弓箭的精良和射手的技藝。
  • 全屬國:指完全征服的國家。
  • 英風:英勇的風采。

翻譯

銀製的馬鞍,玉製的馬籠頭,錦緞纏繞的馬鬃,餵養着趙國的馬,馳騁在燕地,如同從空中降下一般。犀牛皮製成的鎧甲上鏤刻着金飾,光芒閃爍,錯落有致;貂皮製成的衣服輕輕拂過雪地,紫色細軟的絨毛。腰間的寶劍鋒利如秋水般清澈明亮,臂上的雕花弓能夠射落飛鴻。等待與將軍一起征服整個國家,那時才能談論年少時的英勇風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少年英雄的形象,通過豪華的裝備和英勇的姿態,展現了他的英勇和風采。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華麗的辭藻,如「銀鞍玉勒」、「犀甲鏤金」等,增強了詩歌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整首詩充滿了對少年英雄的讚美和對未來的憧憬,表達了詩人對英勇精神的崇敬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期待。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