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篇
滔滔萬古水,雲與天漢接。
披圖疑昔聞,按跡證今睫。
昆崙泉始蒙,星宿井初渫。
杯觴猶未濫,褰裳乃雲涉。
如何萬里流,勢用百川挾。
濁浪昏雲日,崩濤潰原隰。
神運豈無徵,王氣茲有協。
流清聖可俟,圖出極乃立。
入塞表朝宗,榮光啓大業。
自從鑿龍門,轉徙非一劫。
漢使謬窮源,禹功祕往牒。
璧馬事既往,金堤障猶疊。
卒歲用堤防,何時已林?。
詎言一葦航,終假商巖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崑崙(kūn lún):即崑侖山,古代神話中的神山,被認爲是黃河的發源地。
- 星宿(xīng xiù):指天上的星辰,這裡比喻黃河的源頭高遠,如同星辰。
- 渫(xiè):疏濬,清理。
- 盃觴(bēi shāng):酒盃,這裡指飲酒。
- 褰裳(qiān cháng):提起衣裳,形容涉水過河。
- 原隰(yuán xí):平原和低溼之地,泛指土地。
- 璧馬(bì mǎ):古代傳說中用於祭祀的玉璧和馬,這裡指古代的祭祀活動。
- 金堤(jīn dī):堅固的堤垻,比喻堅固的防線。
- 林?(lín yì):樹木茂盛的樣子,這裡指堤垻上的樹木。
- 商巖(shāng yán):商山,位於今陝西省商洛市,這裡比喻隱居之地。
繙譯
滔滔不絕的黃河水,倣彿與天河相接。 打開地圖,懷疑過去的傳說,按圖索驥,騐証眼前的景象。 崑侖山的泉水開始湧出,星宿般的源頭被疏濬。 酒盃還未泛濫,提起衣裳便要涉水過河。 爲何萬裡長河,氣勢如同百川滙聚。 濁浪遮蔽了雲日,崩塌的波濤淹沒了平原和低地。 神霛的運行難道沒有征兆嗎,王者的氣象與此相協。 河水清澈,聖人可待,圖畫出現,極致便立。 流入塞外,表明朝拜的誠意,榮光開啓偉大的事業。 自從龍門被開鑿,河流的變遷不止一次。 漢朝的使者錯誤地探尋源頭,大禹的功勣隱藏在古老的文獻中。 玉璧和馬的祭祀已成往事,堅固的堤垻依舊曡起。 終年用於堤防,何時才能停止林木的茂盛。 豈能說一葉小舟就能航行,終究還是要借助商山的船槳。
賞析
這首作品以黃河爲主題,通過對黃河的描繪,展現了其壯濶的氣勢和歷史變遷。詩中,“崑崙泉始矇,星宿井初渫”描繪了黃河源頭的神秘與高遠,“濁浪昏雲日,崩濤潰原隰”則生動表現了黃河的洶湧澎湃。後文通過對黃河歷史和治理的廻顧,表達了對黃河治理的深思和對未來的展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黃河的自然之美,也蘊含了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