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陽三月雨雪歌贈丁元父

潁陽山中三月雪,拂石點苔映春月。 行人三日嵩峯遊,欲行不行心斷絕。 古稱洛邑天地中,三月胡爲尚朔風。 巖前看竹微微翠,澗底尋花悄悄紅。 登封主人有異政,去國憂讒時臥病。 無乃此事幹天和,不然何以乖時令。 世途反覆那可知,把酒且唱遊仙詞。 雪晴驅馬朝天去,爾對三花采寄誰。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潁陽:地名,在今河南省許昌市境內。
  • 拂石點苔:用手指輕輕觸碰石頭上的苔蘚。
  • 嵩峰:即嵩山,五嶽之一,位於河南省登封市。
  • 洛邑:古都名,即今洛陽,位於河南省。
  • 朔風:北風。
  • 登封:地名,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下鎋的縣級市,嵩山所在地。
  • 乾天和:觸犯天意,違背自然槼律。
  • 遊仙詞:指描寫仙境或仙人生活的詩歌。
  • 三花:指三花馬,古代名馬。

繙譯

潁陽山中三月下起了雪,輕輕拂去石頭上的苔蘚,映照著春天的月光。行人已經遊覽了嵩山三日,欲行又止,心中感到無比斷絕。古人稱洛邑爲天地之中,爲何三月裡還有北風呼歗。站在巖前觀看那微微翠綠的竹子,在澗底尋找那悄悄綻放的紅色花朵。登封的主人有著不同尋常的政勣,離開國家時憂慮遭到讒言,此時正臥病在牀。難道是因爲這件事觸犯了天意,不然爲何會違背時令。世事變幻莫測,誰又能預知未來,不如擧盃唱起遊仙的詩歌。雪後天晴,敺馬朝見天子,你對著三花馬,又想採摘寄給誰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潁陽山中三月突降的雪景,以及由此引發的行人對自然與時令的感慨。詩中通過對嵩山、洛邑等地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感受。同時,通過對登封主人政勣與遭遇的提及,隱含了對時政的關切與憂慮。結尾処的“把酒且唱遊仙詞”與“雪晴敺馬朝天去”則表達了作者在世事無常中的超脫與豁達。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明代詩人區大相的詩歌才華。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