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制次韻石城秦淮二首
石頭城,與雲平。朝見紫霞結,暮見明月生。城邊年年春信早,御溝漲暖垂楊青。
駐馬坡前花雨歇,江北浮舟渡桃葉。中營兵算朗如月,鍊石尤能補天缺。
氣運推移夜還晝,六代繁華應復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應制:應皇帝之命作詩。
- 次韻:依照所和詩的韻作詩。
- 石頭城:南京的別稱。
- 紫霞結:紫色的雲霞聚集。
- 春信:春天的消息。
- 禦溝:皇宮中的水溝。
- 駐馬坡: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花雨歇:花瓣如雨般落下停止。
- 桃葉:指桃葉渡,南京的一個渡口。
- 中營兵算:指軍隊的計謀或策略。
- 鍊石:傳說中能補天的石頭。
- 氣運推移:指時代或命運的變化。
- 六代:指南京歷史上曾爲六個朝代的都城。
繙譯
石頭城高聳入雲,早晨看到紫色的雲霞聚集,晚上則看到明月陞起。城邊春天的消息縂是來得早,皇宮中的水溝溫煖,垂柳青青。 駐馬坡前的花瓣如雨般落下停止,江北的船衹渡過桃葉渡。軍隊的計謀明亮如月,傳說中的鍊石能補天之缺。 時代在變化,夜晚終將轉爲白天,六代的繁華應該會重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石頭城的壯麗景色和歷史底蘊,通過紫霞、明月、春信等自然景象,以及駐馬坡、桃葉渡等地名,展現了南京的春日風光和軍事要地的特色。詩中“中營兵算朗如月,鍊石尤能補天缺”一句,既表達了軍隊的智謀,又暗含了對國家安定的祝願。結尾的“氣運推移夜還晝,六代繁華應複舊”則寄寓了對歷史循環、繁華再續的深切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南京這座古城的贊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