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次答鄭文峯正郎

· 陸深
使君本意爲澄清,先遣仁聲作雨聲。 百里望餘青障合,三農舞破綠蓑輕。 貪看䆉稏行來溼,愛聽芭蕉坐到明。 無數鄉心與時事,每吟佳句候秋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使君:古代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裏指鄭文峯。
  • 仁聲:指好的名聲或政策。
  • 青障:綠色的屏障,這裏指雨後的青山。
  • 三農:指農民,泛指農業、農村、農民。
  • 綠蓑:綠色的蓑衣,農民用來遮雨的衣物。
  • 䆉稏(bà yà):稻穀的別稱。
  • 芭蕉:一種植物,葉子寬大,常用來形容雨聲。
  • 候秋成:等待秋天的收穫。

翻譯

使君原本的意圖是爲了澄清政務,卻先以仁政之聲帶來了雨聲。 百里之外的青山在雨後顯得更加蒼翠,農民們舞動着輕便的綠蓑衣。 貪戀地看着稻穀在雨中生長,喜愛聽那芭蕉葉上的雨聲,坐到天明。 無數的鄉愁與時事交織,每當吟詠佳句時,都在等待秋天的豐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的田園景象,通過「仁聲作雨聲」巧妙地將政治清明與自然恩澤相結合。詩中「貪看䆉稏行來溼,愛聽芭蕉坐到明」生動表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美景的沉醉。結尾的「每吟佳句候秋成」則透露出詩人對豐收的期盼和對鄉土情感的深切表達。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