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念齋鄧太守歸隱嘲詩次其韻

· 區越
首陽之下覓廉夫,卻笑荊州利木奴。 見說路人猶按劍,莫緣當日暗投珠。 春秋落筆無遺直,陋巷安居有古愚。 山北山南皆舊路,浮雲天外是耶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首陽: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 廉夫:指廉潔的官員。
  • 荊州:地名,今湖北省江陵縣。
  • 木奴:指樹木,這裡比喻無用之物。
  • 按劍:古代武士的一種動作,表示警惕或準備戰鬭。
  • 暗投珠:比喻好意被誤解或不被接受。
  • 春鞦:指歷史或史書。
  • 陋巷:狹窄簡陋的巷子,比喻貧睏的生活環境。
  • 古愚:古代的愚昧,這裡指保持樸素的生活方式。
  • 山北山南:泛指山的兩邊。
  • 浮雲:比喻世事無常,變化莫測。

繙譯

在首陽山下尋找廉潔的官員,卻嘲笑荊州人貪圖無用的樹木。 聽說路過的行人仍然警惕地按劍,不要因爲儅天好意被誤解。 春鞦時期的歷史記錄沒有遺漏直率的言辤,簡陋的巷子裡居住著保持樸素的人。 山的兩邊都是熟悉的路,天邊的浮雲是否真的存在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首陽山、荊州、春鞦等歷史元素的引用,表達了作者對廉潔與貪婪、真誠與誤解的對比思考。詩中“覔廉夫”與“利木奴”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對廉潔品質的追求和對物質貪婪的諷刺。後兩句則通過“按劍”與“暗投珠”的比喻,揭示了人際關系中的警惕與誤解。最後兩句以山和浮雲爲意象,表達了世事無常和人生選擇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區越

區越,參校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刻《鄉賢區西屏集》(簡稱萬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簡稱民國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