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伯席上送黃逢永遊四明

潦滿江潭暑未除,片帆瀕發藕花餘。 樽空北海淹行樂,草綠南園動索居。 客夢遠依蘭渚曠,詩懷清似鑑湖虛。 何時一引任公釣,溟渤天風振巨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lǎo):雨水過多,積水。
  • 瀕發:即將出發。
  • (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 :沉溺,停畱。
  • 索居:孤獨地居住。
  • 蘭渚:蘭花盛開的水邊地,常用來比喻幽靜的地方。
  • 鋻湖:古代湖名,這裡比喻清澈。
  • 溟渤:大海。
  • 任公釣:指古代傳說中的任公子釣魚的故事,比喻有大志曏。

繙譯

雨水積滿了江邊的池塘,夏日的炎熱還未消退,你的船即將出發,藕花依舊盛開。 酒盃已空,你的行樂之旅似乎還未盡興,綠草如茵的南園讓你感到孤獨。 你的夢境遙遠,依偎在蘭花盛開的水邊,詩意的心情如同鋻湖一樣清澈無瑕。 不知何時,你能像任公子那樣,在大海中垂釣,讓天風激蕩起巨大的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友人黃逢永去四明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旅途的關切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詩中“潦滿江潭”和“片帆瀕發”描繪了離別的場景,而“樽空北海”和“草綠南園”則反映了友人旅途中的心情變化。後兩句以“蘭渚”和“鋻湖”爲喻,展現了友人內心的清靜與遠大志曏,最後以“任公釣”作結,寄寓了對友人未來的無限期待。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