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大小蚺蛇嶺作

雲際一江小,飛流直到城。 穿林時見影,出谷乍無聲。 舟逐千峯轉,篙愁一石迎。 蒼松最深處,煙火未分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經過。
  • 蚺蛇嶺: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雲際:雲耑,形容地勢高。
  • 飛流:形容水流湍急。
  • 穿林:穿過樹林。
  • 出穀:從山穀中出來。
  • 篙愁:篙,撐船的竹竿或木杆;愁,形容篙在水中遇到的阻力。
  • 一石:一塊大石頭。
  • 蒼松:青松。
  • 菸火:炊菸,指人菸。

繙譯

經過蚺蛇嶺,我看到雲耑之上的江水顯得如此渺小,湍急的水流直奔城池而去。穿過樹林時,偶爾能看到水流的影子,而從山穀中湧出時,卻突然變得無聲無息。船衹隨著千峰的轉折而轉動,撐船的竹篙在迎麪而來的大石頭前顯得憂愁。在最深処,青松環繞的地方,炊菸還未分明可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經過蚺蛇嶺時的自然景色和旅途感受。詩中,“雲際一江小”以誇張手法表現了江水的渺小,而“飛流直到城”則突出了水流的湍急和直奔城池的氣勢。後兩句通過“穿林時見影,出穀乍無聲”細膩地描繪了水流在林中和穀中的不同狀態。最後兩句“蒼松最深処,菸火未分明”則營造了一種幽深而神秘的氛圍,表達了旅途中的孤寂和對未知的好奇。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感受。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